第三第四分钟

虽然学写近体诗是个长期积累和练习的过程,但如果方法掌握得当,还是有捷径可走的。以下是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,算是“秘笈”吧。本想藏着掖着,自己知道就好,但是为了成就更多的“湿人”,也只好割爱了。

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,要写出一首“像那么一回事”的诗,离不开“三要素”,那三样呢?别急,先看看这首写风筝的诗:

孩子春天放纸妖

飘啊飘啊真高高

只要我把线剪断

纸妖吹去不见了

这可能是从来没写过诗的人弄出来的顺口溜,要是别人把这首诗送给你,你嘴上不说,心里会暗笑:不就是一首打油诗吗?但是为什么它“不像一回事”呢?主要是缺了“三要素”。

首先,缺乏了“是文言文”这一要素,用白话文写出来的诗是绝对“不像一回事”的。好,我们把它“文言文”一下,看看效果:

儿童春日挂彩纸

细线紧系也相宜

仅凭细线逆风扯

儿童追逐与嬉戏

感觉上好一点,但是还是没有“古诗”的感觉,为什么呢?平仄啊!只有按照诗的平仄要求,才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。好,我们继续改:

儿童白日放彩旗

细线轻拉最相宜

但若风吹丝两断

儿童惟有道别离

怎么样,开始有感觉像一首诗了吧?但是细细品味之下,还是觉得粗糙了一点,这就是因为缺少最后一要素——好词汇的有机组合。我们来看看最终产品:

碧落何来数彩旗

春风缀点倒相宜

凭君莫使游丝断

怕向青天诉别离

太好了!三要素放进去,果然不一样。

三要素是:平仄,文言文,好词汇。其中平仄最容易学,文言文和好词汇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吟诗也会偷”的道理。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,你不用自己去 “偷”,计算机能帮你把好词汇都预先“偷”好了。你是主人,计算机是你的奴仆,它揣摩着你得意思,把好词按着文言文的格式提供给你,若不喜欢,可以命它重写,直到你满意为止,你在这过程中也学习到诗的写法。

脑内甜辞淡,胸中艳语稀。欲言千万意,尽靠写诗机